咨询热线

15821598654

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放射个人剂量计工作原理:从能量沉积到剂量计算

放射个人剂量计工作原理:从能量沉积到剂量计算

更新时间:2025-08-11      点击次数:200
  放射个人剂量计是记录人员受辐射累积剂量的核心设备,其工作原理围绕“能量沉积-信号转换-剂量计算”三个核心环节展开,较终实现对电离辐射的定量监测。​
 
  当辐射粒子(如X射线、γ射线或β粒子)穿过剂量计探测材料时,会与物质原子发生相互作用,将能量传递给介质,这一过程称为能量沉积。不同类型的剂量计采用差异化探测材料:电离室型利用气体分子电离产生的电荷信号;半导体型通过硅晶体吸收能量后形成的电子-空穴对;热释光型则将沉积能量存储于晶体晶格缺陷中,待加热时以光信号释放。​
 
  信号转换环节是连接能量沉积与剂量计算的桥梁。电离室通过电极收集电离电荷,经放大电路转化为可测量的电流信号;半导体探测器借助PN结反向偏压收集载流子,输出与辐射强度相关的电压脉冲;热释光剂量计需专用读出设备,通过加热激发的荧光强度间接反映累积能量。此过程中,电路设计需精准过滤环境电磁干扰,确保信号纯度。​
 
  剂量计算是将物理信号转化为辐射剂量的关键步骤。仪器内置算法需结合辐射类型进行能量响应校正:例如,对于能量范围较宽的X射线,需通过厚度渐变的过滤片平衡不同能量光子的探测效率。较终结果以剂量当量(单位Sv)呈现,该数值综合考虑了辐射类型、能量大小及生物效应权重因子,直接对应人体受照的健康风险。​

 

 

 

  不同技术路线的剂量计各有侧重:实时剂量计(如电离室、半导体型)适合需要即时报警的场景;累积剂量计(如热释光、光致发光型)则多用于长期剂量记录。但无论哪种类型,其核心逻辑均是通过量化辐射能量在探测材料中的沉积过程,实现对人体受照剂量的科学评估。​
  • 公司地址:上海市奉贤区南桥镇和兴大厦
  • 公司邮箱:2200632357@qq.com

销售热线

在线咨询
  • 微信公众号

  • 移动端浏览

Copyright © 2025 微影(上海)仪器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2034687号-2    sitemap.xml    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   管理登陆